历史人物传奇 三国历史人物 赵云用计捉赵范 赵云怎么抓住赵范?

赵云用计捉赵范 赵云怎么抓住赵范?

赵云用计捉赵范 赵云怎么抓住赵范?  ,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!

  赵范诈降,赵云将计就计引赵范出城,反捉赵范,体现出较高的情景谋略能力,情景谋略必须应时应变,在倏忽而来的情形中灵光闪现,急中生智速定谋略致胜,为谋略家的上乘境界。> >  赵云计捉赵范> >   刘备取了零陵,乃派赵云取桂阳,桂阳太守赵范料敌不过赵云,赍捧印绶,引十数骑出城投降。赵云待之以宾客礼,置酒共饮,因都姓赵,席间二人结拜为兄弟。> >    第二天,赵范请赵云入城安民,入衙饮宴。酒过半酣,赵范请出一妇女与赵云把酒,有倾国倾城之色,赵云问知是赵范的家嫂樊氏,乃改容敬之。待女子去后,赵范说兄长已死,提出要将樊氏改嫁与赵云,赵云大怒,说:“你我成兄弟,你嫂就是我嫂,怎能做此乱伦之事?”赵范羞愧,欲害赵云,赵云将其打翻,出门而去。> >   赵范急唤陈应、鲍隆来商议。陈应道:“这人发怒去了,必须把他杀了。”赵范说:“但恐赢他不得。”鲍隆说:“我两个诈降在他军中,太守却引兵来搦战,我二人就阵上擒之。”陈应说:“必须带些人马。”鲍隆说:“五百骑足矣。”> >    当夜二人引五百军径奔赵云寨来投降。赵云已心知其诈,遂教唤入。二将到帐下,说:“赵范欲用美人计赚将军,只等将军醉了,扶入后堂谋杀,将头去曹丞相处献功:如此不仁。我们二人见将军怒出,必连累于我们,因此投降。”赵云佯喜,置酒与二人痛饮。二人大醉,赵云乃缚于帐中,擒其手下人问之,果是诈降。> >   一厢情愿> >   赵范的嫂嫂,孀居,有倾国倾城之貌,欲许赵云,赵云不就。> >    赵云唤五百军入,各赐酒食,传令曰:“要害我者,陈应、鲍隆也;不干众人之事。汝等听吾行计,皆有重赏。”众军拜谢。将降将陈、鲍二人当时斩了;却教五 百军引路,赵云引一千军在后,连夜到桂阳城下叫门。城上听时,说陈、鲍二将军杀了赵云回军,请太守商议事务。城上将火照看,果是自家军马。赵范急忙出城。 赵云喝左右捉下,遂入城,安抚百姓。> >   二、情景谋略的优势> >   赵范使人诈降,赵云则利用其诈降将计就计反捉赵范,这里体现出谋略的一大特征,那就是应时应变。在倏忽而来的情形中灵光闪现,急中生智速定谋略致胜,我们称之为“情景谋略”,能成“情景谋略”这是谋略家的上乘境界。> >   情景谋略具备三大优点:> >   1、情景策略隐蔽性高。> >   情景策略都是顺势而生,不易被识破。凡主动设谋,警惕的人容易识破,赵范的诈降被赵云识破就是这个道理。但赵云的策略很不容易被赵范识破,因为它是顺着赵范的思路设的,赵范以为对方是中自己的计谋,不会料到对方在就中取事。> >   2、符合当下情景。> >   事物总在变化,谋略家鬼谷子说:“世无常贵,事无常师”,必须充分认识万物皆在变化中,变化才有发展。设情景谋略的前提是必须对具体事物多方研究,从而采取具体的应变方法。缺乏针对性的谋略,不仅不能实现原先意图,而且可能适得其反。> >   3、情景谋略符合双方特点。> >    鬼谷子说:“合于彼,而离于此,计谋不两忠,必有反忤”。意思是说,凡计谋必须符合我方特点,不然不易实施;也要符合对方特点,不然就是花架子。偏离任 何一方都不可能成功。凡成事的计谋,都要以符合双方情应时而生的谋略而情景谋略是应时而生,遇方则方,遇圆则圆。与环境非常融合,既合我方特点,又合对方 特点。> >   况为要点。而情景谋略是应时而生,与环境的需要是非常融合的,既合我方特点,又合对方特点。> >   4、灵活多变,可进可退。> >  进为了目的,退为了安全,在隐蔽状态下进退的空间变大,其间可以灵活机动,妙计百出。事成则罢,不成也无妨。

推荐阅读:

轻蔑的近义词是什么 ?

花木兰的故事

惊慌失措的意思 | 成语大全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历史人物传奇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文章来源:历史人物传奇

文章标题:赵云用计捉赵范 赵云怎么抓住赵范?

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nrct.net/10657_%e8%b5%b5%e4%ba%91%e7%94%a8%e8%ae%a1%e6%8d%89%e8%b5%b5%e8%8c%83-%e8%b5%b5%e4%ba%91%e6%80%8e%e4%b9%88%e6%8a%93%e4%bd%8f%e8%b5%b5%e8%8c%83%ef%bc%9f

上一篇
下一篇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800138000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