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文帝废除肉刑真相:废了肉刑,砍了脑袋 ,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!
“缇萦上书救父”与“汉文帝下令废除肉刑”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,废除肉刑更成为汉文帝注重民生的功绩之一。然而,事实却恰好相反:汉文帝废除肉刑并没有减轻刑罚,反而让刑罚变得更加严酷。
这是因为汉文帝下令废除肉刑并不是故事的结束,而是故事的开始。
<img src="https://www.lishixinzhi.com/hanchaolishi/p3.pstatp.com/large/141c000507342f4097fc" img_width="392" img_height="231" alt="汉文帝废除肉刑真相:废了肉刑,砍了脑袋" inline="0"
缇萦上书救父
汉文帝下令废除肉刑以后,群臣开始商议该用怎样的刑罚来代替肉刑。毕竟肉刑作为当时最为重要的刑罚之一,不能完全废除,只能改成其他刑罚,否则会引起社会的混乱。
当时的丞相和御史大夫提出用“笞”刑(用竹板打的刑罚)来代替肉刑中的“劓”刑(砍掉鼻子)和“斩左止”(砍掉左脚),用“弃市”(死刑的一种)来代替肉刑中的“斩右止”(砍掉右脚)。汉文帝同意了这项建议并颁布施行。
仅仅从最后一种刑罚的改变,我们就能看出,汉文帝废除肉刑以后,刑罚反而更加重了。另外,“笞”刑由于打的数量较多,也经常出现直接将人打死的情况。
《汉书》中班固对汉文帝废除肉刑的评价是“外有轻刑之名,内实杀人”。也就是“获得了减轻刑罚的名声,实际上是在杀人”。
<img src="https://www.lishixinzhi.com/hanchaolishi/p1.pstatp.com/large/141d0001137349f18e0f" img_width="390" img_height="240" alt="汉文帝废除肉刑真相:废了肉刑,砍了脑袋" inline="0"
汉文帝
汉景帝在继位以后,就迅速出台了改革措施。比如将替代“劓”刑的“笞”刑本来是打三百下改成了打两百下,过了几年之后,又将打两百下改成了打一百下。不仅如此,汉景帝后来还命令大臣们制定了刑具的规格、笞打的部位以及施行的方式等。之后,就没有接受“笞”刑而被打死的情况发生了。
在此之后,很多朝代的大臣都有过恢复肉刑的提议,可是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施行。古代刑罚也逐渐从肉刑为主转变成以用竹板打、服苦役、流放以及死刑为主的刑罚。
回顾整个故事,我们就会发现汉文帝的举动非常矛盾。他因为缇萦上书下诏废除了肉刑,如果说他是为了减轻的刑罚,那为什么会同意将“砍掉右脚”改成“砍头”这样的建议呢?
<img src="https://www.lishixinzhi.com/hanchaolishi/p3.pstatp.com/large/1421000113dfcbf256a6" img_width="479" img_height="186" alt="汉文帝废除肉刑真相:废了肉刑,砍了脑袋" inline="0"
“笞”刑
其实,汉文帝此举并不像后世很多人评论的那样是为了减轻刑罚。他在诏书中明确表明,“今人有过,教未施而刑已加焉,或欲改行为善,而道亡繇至,朕甚怜之”。在汉文帝看来,肉刑的残酷之处在于人一旦接受了肉刑,就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。因为肉刑会带来明显的身体特征的改变,就像给人贴上一个标签,即使他自己想要改变,社会依旧会对他怀有偏见。这同时也是缇萦上书救父所提的核心问题。
肉刑被废除,并不在于其刑罚有多严酷,而在于它剥夺了一个人重新接受礼教改过自新的机会。如果这样理解的话,汉文帝同意将“砍右脚”改成“砍头”的建议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另外一点,“笞”刑的严酷与否并不仅仅取决于“笞”刑本身,更取决于实际执行者的想法。汉文帝选择“笞”刑可能是由于将更多的决定权下达给实际判决案件的官吏,有他们来做出实际的裁决。这可能也是汉文帝以后“酷吏”频出的原因之一。
需要补充说明的是,古代的肉刑只包括前面提到的“劓”刑、“斩左止”以及“斩右止”。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所接受的“宫”刑以及各种死刑并不算在肉刑之内。
推荐阅读:
扑朔迷离的意思 | 成语大全
女人面部痣相图解 女人长痣面相图解_看相大全
姬发简介 周武王的生平事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