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人物传奇 秦朝历史人物 万里长城与孟姜女

万里长城与孟姜女

万里长城与孟姜女  ,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!

万里长城与孟姜女

  修筑万里长城
>  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。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。东起鸭绿江,西达嘉峪关,途经辽宁、河北、天津、北京、内蒙 古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9个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,随着不同的地形、山势和地貌而筑,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,全长7300千米(14600华里)以上,号 称万里长城。其中从鸭绿江到山海关段,由于工程比较简单,毁坏较为严重。山海关到嘉峪关段,工程较为坚固,保存也较为完整,两端两个关城东西遥遥对峙,长 度为6700千米(13400华里)。长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发展起来的。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,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,而后用城墙把它们 联系起来,便成了长城。
>
>    春秋战国时期,北方民族诸侯争霸,相互兼并,出现了秦、楚、齐、燕、韩、赵、魏等几个大国。它们彼此之间为了 防御,利用原来的大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脉,逐段构筑城墙和关塞并将其连接起来,构成长城这一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体系。但规模较小,互不连贯。约公元前7世纪, 楚国最早修筑长城。其后,从公元前6世纪—前4世纪前后,齐、燕、赵、秦、魏、韩各国也相继修筑了互防长城。公元前221年, 秦始皇并吞六国,建立起第一 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,为防御匈奴侵扰,大规模修筑长城。以后,西汉、东汉、北魏、北齐、北周、隋、辽、金、明各代,均大规模修筑或增筑长 城。 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,其修筑规模之宏大,防御组织之完备,所用建筑材料之坚固,都大大超越以前各个朝代。
>
>   有关秦长城的工程布局,专家说法不一,这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。
>
>    从战国中期开始,中原兼并战争日益加剧,游牧民族南下侵扰也日益频繁。秦、赵、燕 三国无法两面兼顾,于是各筑边墙,防备这些游牧民族。秦筑边墙始于秦惠 文王,成于秦昭襄王,西起临洮(今甘肃岷县),越六盘山、宁夏固原、陕西环县、榆林、神木,一直向北延伸,在内蒙古十二连城乡与黄河南岸相接。赵国筑边墙 始于赵武灵王,筑有阴山南北两道。燕国在秦开破东胡之后,也筑起一道边墙,西起内蒙古的化德与商都县之间,沿北纬42°往东,经辽东而到达今日朝鲜清川江 入海口,绵延一千六百公里。边墙,后来被称为长城。
>
>   秦始皇打算先服南越,再击北胡,蒙恬受命以后的职责是侦察敌情、修缮边墙、训练军 队,为打击匈奴做准备。此时所修边墙,主要是秦国边墙,即使有新筑,也不多,与后来大规模修筑长城不同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, 秦朝疆土“北据河 为塞”,应该是指秦国边墙北至黄河南岸而言,而不是以整个黄河为北部边界,当时的河南地还在匈奴手中。
>
>   秦始皇三十二年秋(前215 年),蒙恬收复河南地,在黄河南岸过冬。来年春天,开始沿黄河内侧修筑工事,作为进退的屏障,也是秦朝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开始。这一段长城全长一千公里,西 起临洮(今甘肃岷县),沿洮河与黄河相依,再依黄河东岸向北发展,一直到达黄河“几”字形的顶端,在河套地区与赵国所筑阴山南长城相接,大都借助黄河的自 然天堑,沿河筑四十四城,差不多二十公里一城,加强河塞防御,即史书说的“城河上为塞”。主要修筑了四十四座城,估计还有若干烽隧,工程量似乎谈不上巨 大。修这一段长城用了几年时间,现在无法知道。
>
>   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年),蒙恬渡过黄河,将匈奴逐出阴山,占领整个河套,开始修 筑第二段长城。这一段长城从高阙往西南延伸,直至与流沙相连,从遗迹看,已经到达宁夏北境。流沙就是今日的巴丹吉林沙漠、腾格里沙漠、乌兰布和沙漠的总 称,当时的面积应该没有现在这么大。这一段总长四百公里,以亭障为主,很像今天的据点式工事,而不是绵延的墙体。障就是戍堡,有围墙,只驻军,不住民。城 比障大,军民混住。亭就是望哨,相当于岗亭,常与烽火台并用,大都设在高处,相隔十里。工程量似乎也谈不上巨大。高阙以东,主要是利用赵国的北长城,做 了大量修复工作。这一段长城逶迤于群山之中,长约五百公里,还有赵国南长城(长约四百公里),匈奴占据数十年,破坏严重,即使修复,工程量也不小。
>
>   第三段长城就是赵长城与燕长城的连接段,从内蒙古卓资、集宁(乌兰察布)一带往东,穿过兴和县北端,在河北围场县北部,与燕长城相连。这一段长四百余公里,为厚实边墙,当是蒙恬新筑。
>
>    秦始皇长城的东段,基本沿用燕国旧长城,蒙恬只进行了若干修复。而燕长城的辽东段,即从辽宁阜新起,一直到朝鲜清川江入海口,似乎未加利用。考古发现证 实,燕长城东段沿线出土的遗物,全是燕国与汉代特征,没有秦文化特征。换言之,蒙恬打败匈奴之后,威名远播,东胡不敢来骚扰中国,也没有力量来骚扰中国, 所以辽东段长城就没有利用。
>
>   秦始皇长城的西段,可以黄河为界,分为内、外两道。
>
>   内长城在黄河内侧,以新筑四十四城加赵国南长城为主体,起至临洮,沿洮河与黄河相接,然后沿黄河内侧北上(即蒙恬收复河南地以后,沿黄河内侧修筑的部分),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穿出黄河,与赵国南长城相连,一直延长到呼和浩特以东。
>
>    外长城在黄河外侧,即蒙恬修筑的第二段长城,起至宁夏北境(也许起点就是贺兰山),在黄河外侧穿过乌兰布和沙漠,走在狼山之巅,在高阙塞与赵国北长城相 连,再依阴山而东,到达呼和浩特北部时,与内长城合拢,继续东去,就与蒙恬所筑的第三段长城连接起来,最终在河北围场县以北,与燕长城相连,构成一个整 体。
>
>   一般认为,内、外两道长城与秦国原来所筑而经蒙恬修缮的旧长城一起,构成保卫关中的三道防线。但自内、外长城筑成之后,秦国旧长 城已经失去价值,所以到 汉武帝时就弃之不用了。因此,在说秦始皇长城时,与其说西段有三道,不如说有外、内两道,也许更符合当时的情况。不过,在西汉初 年,冒顿单于建立匈奴帝国以后,他们再次南下,秦国旧长城还是发挥了作用。
>
>   今天能看到的秦始皇长城已经很少,而且都是名副其实的遗迹,比断壁残垣还断壁残垣。
>
>    简言之,秦始皇所修长城,名义上号称万里,其实是在充分利用赵、燕旧长城的基础上,适当增筑三段新墙,而构成一道绵延万里的新长城。增筑的三段新墙,其 中一千公里以新筑四十四城及烽隧为主体(黄河内侧),另四百公里以亭障烽燧为主体(黄河外侧至流沙),完整增筑的厚实新墙只有四百公里(赵、燕旧城连接 段),三段加起来,总长约一千八百公里,与“万里”相去甚远。以上内容由(历史新知网)整理发布,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推荐阅读:

做梦梦到坟墓是什么意思 – 周公解梦

容易的反义词是什么?容易的近义词(5-200个)

堂皇的意思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历史人物传奇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文章来源:历史人物传奇

文章标题:万里长城与孟姜女

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nrct.net/4739_%e4%b8%87%e9%87%8c%e9%95%bf%e5%9f%8e%e4%b8%8e%e5%ad%9f%e5%a7%9c%e5%a5%b3

上一篇
下一篇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800138000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