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人物传奇 汉朝历史人物 古人怎样做饭?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

古人怎样做饭?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

古人怎样做饭?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  ,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!

古人怎样做饭?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

古人怎样做饭?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

  炉灶的出现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,《释名·释宫室》说:「灶,造也,创造食物也。」《汉书·五行志》说:「灶者,生养之本。」灶同火膛相比,密闭性能更好,更能提高烹饪效率,节约能源。

  汉代盛行着「以生事死」的观念,如王充《论衡。讥日篇》言:「推生事死,推人事鬼。见生人有饮食,死为鬼当能复饮食,感物思亲,故祭祀也。」

  灶在汉代随葬墓中发现较多,普通的为一眼灶,复杂的多至数眼。灶面上一般模印庖厨工具与鸡鸭鱼肉等食物,侧面有人物、龙虎怪兽、庖厨等内容。

  汉代墓葬里陪葬的陶灶形态各异,从灶形上来看,有长方形、方形、圆形、马蹄形、拱形等,从胎质和釉色上看,有灰陶、红陶、黑陶、绿釉陶、黄釉陶、绛釉陶、覆彩陶等,灶门有方孔、拱形孔,有落地或不落地的,釜眼有单眼、双眼、三眼甚至多眼。灶面装饰内容也非常丰富,通常模印有鸡、鸭、鱼、肉、鳖等各类食物以及碗、盘、刀、钩、铲、勺、瓢等炊具;灶壁上刻有龙虎怪兽、庖厨等。造型生动写实,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
  由此我们至少可以了解到汉代人所吃的食物已同今人无差别,饮食方式和我们别无二至,汉代厨具更为多样化,看来汉代炒已经非常普及了。

  2018年4月,巩义市东区一建设项目工地汉墓发掘出土石灶1件,该灶造型独特,为巩义地区历来罕见。

  该灶通体为砂石,长54cm,宽28.5cm,高20cm。为不规则状,似船形。整体分为灶和灶前平台两部分。灶前平台四周有护栏,外侧有菱形线刻。灶高出灶前平台14cm,灶面由灶台、烟挡、烟道三部分组成。灶挡为梯形,临灶台面阴刻人首图案。灶尾上翘,灶两侧阳刻两排宽竖纹将两侧面各分为三部分,内部凿细密横纹。灶门为长方形,灶膛内部镂空,底部有梯形石块填充。灶底部有四足。

  灶模型在汉代流行的原因有多种,但主要有两点:其一,大土地所有制经济的盛行,豪门大族在社会上占据重要的地位,由于讲究事死如事生,死后随葬大量的模型明器来奢求在阴间的富贵生活,灶为「生养之本」,灶模型便大量地出现在墓葬中;其二,汉代社会祭灶思想盛行,也促进了灶的流行。

  看着这些形态多样的灶和那些灶面上的丰富食品和各种加工工具,似乎可以想见到,当时那灶内熊熊烈馅,灶台上烹炒出的阵阵香气,伴随着那灶烟而弥漫于整个庖厨之中。

推荐阅读:

因地制宜的意思及近义词 | 成语大全

和氏璧简介 和氏璧出自春秋时期的哪个国家?

声泪俱下的俱是什么意思_成语“声泪俱下”是什么意思?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历史人物传奇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文章来源:历史人物传奇

文章标题:古人怎样做饭?汉代灶台讲述古代餐饮故事

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nrct.net/4863_%e5%8f%a4%e4%ba%ba%e6%80%8e%e6%a0%b7%e5%81%9a%e9%a5%ad%ef%bc%9f%e6%b1%89%e4%bb%a3%e7%81%b6%e5%8f%b0%e8%ae%b2%e8%bf%b0%e5%8f%a4%e4%bb%a3%e9%a4%90%e9%a5%ae%e6%95%85%e4%ba%8b

上一篇
下一篇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800138000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